• Home
  • News
    Important
    Entreprise
    Media Focus
  • Announce
    Forum
    Project
    Policy
  • Talent
    Introduction
    Returnees
    Enterprise
    Circle
  • Business
    System
    Financial
    Industrial
    Process
  • Cultural
    Building
    Activities
  • Into
    About
    Culture
    Organize
    Develop
  • Contact Us
    Contact Us
    Team
    Platform
中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ImportantEntrepriseMedia Focus
  • 创路浅吟 | 十年磨一剑: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彼时,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毕业企业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脉能源”)刚刚成立。十年磨一剑,如今,风脉能源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集团在职员工约220人,旗下拥有六家控股子公司,参与咨询设计技术服务项目超过1600个,运维及服务了遍布全国范围的约810万千瓦的新能源资产,成长为国内第三方新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企业。一、放弃海外高薪回国创业“回国创业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所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支持和鼓舞,正是国内大环境蓬勃向上、鼓励高端人才创业最真实、最有力的写照。国外虽然各行业都发展得很好,但若论科技发展潜力和对高新技术产业及人才的支持帮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中国一般给予如此大的力度。”——风脉能源董事长叶毅2006年,时任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的叶毅,由于在读博期间曾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火箭尾气的分析项目,而被NextEraEnergy看上,从而改变了其人生轨迹,开始“弃学从商”。2007年,他来到NextEraEnergy公司就职。这是一家开发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500强公司,在北美新能源行业位居首位。叶毅很快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2008年底,他被任命为公司技术核心部门风资源评估部门经理,很快成为美国风电行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2010年,叶毅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他放弃了NextEraEnergy开出的风能分析部经理职位,回到武汉创办了风脉能源,由此开启了创业征程。二、解决难题攻坚克难“那个时候,包括五大国有电力公司在内的很多中国能源企业,希望到海外投资项目。这正是我的强项。”——风脉能源董事长叶毅回国创业的初期,叶毅遇到了许多事先没有预料的问题,其中最大难题就是渠道。离开中国学习工作多年,他积累的资源大多都在海外,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帮助叶毅打开局面的,正是他的海外专业背景。在业内人士的介绍下,刚刚成立不久的风脉能源,接到了一批海外投资咨询的业务,而叶毅凭借着在海外能源行业多年的从业经历,向业主提供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投资意见。风脉能源的局面就此被打开了。一方面,公司总算是正式开张了;另一方面,由于叶毅在这批咨询业务中的出色表现,风脉能源也与国内的大型电力企业建立了合作的渠道,主营业务开始逐个“上马”。三、快车道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风脉能源已获得知识产权44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6项。公司始终致力于链接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资源、资金及技术,提供全价值链一站式解决方案及资产管理服务,推动可再生能源智慧化进程。风脉能源业务涵盖集中式风电、分散式风电、多能互补、光热等领域,与各大电力集团、上市公司等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与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国家气象局、湖北气象能源技术开发中心等高等学院和科研机构均建立了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经过10年发展,风脉能源已成长为国内新能源资产管理管理行业领军企业,公司荣获国务院“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武汉市五星党组织”,入选“国家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武汉市千企万人支持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8年被东湖开发区认定为“瞪羚企业”,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颁发的新能源行业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质。…

    07.01

    2020
  • 创路浅吟 | 致众科技:医疗器械技术转化的“加速器”

    作为生物城七大园区之一,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汇集了众多优质企业,而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都与同一家3551公司有过交集。这位“关键先生”名为武汉致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众科技在官网首页给自己的定位是“医疗器械技术转化服务引领者”。这既是致众科技的愿景,也得到诸多医疗器械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同。致众科技的“成名作”是帮助光谷生物城引进华大基因的国内首个二代测序仪项目。在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建辉看来,致众科技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在创业之初即确立的“致众基因”。一、惟快不破给华大基因抢送注册证“大礼”2013年12月30日,华大基因全球(武汉)生产中心在光谷生物城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曾建辉,第七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他在人福医药的医疗器械部门做了10年,2004年进入杰士邦,一直跟政策法规打交道并成为专家。2008年光谷生物城开建,曾建辉作为生物城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也参与到了生物产业规划和医疗器械企业对接中。在这一行创业,除了技术创新,还要跨过很高的法规门槛,取得注册证。对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来说,“跑证”很是痛苦。医疗器械是生物城专攻的主要产业领域之一。随着大量医疗器械企业聚集,愈发需要专业服务平台,专门帮医疗器械的创业者做合规操作。深知其间痛点的曾建辉,在2011年1月创建了致众科技。光谷生物城成就了致众科技,致众科技给前者的最大一笔“回报”就是华大基因。彼时,华大在多个大城市之间选择二代基因测序仪项目的落户地,条件很简单:哪个地方审批快就落户到哪里。致众科技在产品检测、技术要求的制订、体系搭建、组装流程的建设、临床方案的设计等环节,为华大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顺利拿到注册证,也令光谷生物城跑赢了诸多对手。“外界看到的是,从华大提出申请到国家药监局审批只用了6个月。”曾建辉回忆说,“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前后做了两三年的工作。”二、技术为王帮初创型企业少走弯路像华大基因这般“大牌”,为何也要请人“跑证”?曾建辉解释说,这正是医疗器械跟其他行业不同的地方。在这一行,技术成熟和真正做出医疗器械产品,是两个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从立项、定型到做出功能样机、进行产品检测,再到临床检验、体系考核,每一步都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要求,以及法规和标准的强制性要求,最终才能拿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同样是做检测,手机只用检测产品本身,而医疗器械还得考虑电子兼容、电机安全等因素,如果有网络接口,在传输过程中数据的损失、外界病毒的干扰、网络的安全等,行行点点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因为每一点误差,都可能关乎人命。”曾建辉说。关口如此之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立面对。这就给了“致众科技”们施展的舞台。创业之初,曾建辉就没把致众看成传统的中介,而是希望打造一个以技术、人才为基础的团队,专注做医疗器械技术转化的服务。致众的90多名员工,有70多人与技术有关,专业集中在生物、光电和临床,而非大多数人想象的法律。“我们懂技术,以技术的眼光来研究医疗器械的合规问题,就可以在创业者和监管部门之间成为一个沟通平台,更好地让技术来符合标准,帮助初创型企业在合规路上少走弯路。”三、基因先行用找老婆的标准找合伙人除了华大基因,致众科技还帮助安翰科技、武汉博激、明德生物等多个光谷生物城明星企业在注册合规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武汉杨森人工血管、杭州微泰胰岛素泵等高风险器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法规服务。光谷生物城许多医疗器械企业,都曾到致众科技“打卡”咨询。2014至2015年,致众先后获得两轮融资,共1600万元。2017年3月,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两大利好,首先是暂停医疗器械检测收费,然后是中国(上海)自贸区首次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待时而动的致众科技,迅速展开硬件投入,在花山建设医疗器械研发检测实验室和CMO合同加工外包平台,帮助企业完善研发及质量检测体系,规模不大的企业可直接委托致众生产,将更多精力和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销售。目前,实验室已承接一些企业的研发验证任务,致众在CMO上自主研发的两个项目,有望在明年拿到注册证。公司着力培育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致众起步之初就确立了“致众基因”:信念、包容、致远;专注、极致、合规。曾建辉说,企业和人一样,是由基因决定的。以找合伙人为例,最重要的是三观一致,这和找老婆的标准差不多,不一定特别优秀,但在一起很舒服,有安全感。曾建辉希望,致众抱持工匠精神,把每一步都做好,成为有产业价值的公司,能够真正帮助到产业的发展。…

    08.09

    2019
  • 在孵企业风采 | AI+场景驱动,霖汐科技助力打造“低碳军运”

    在第七届军人运动会拉开序幕之前,数名机器小助理正式“就职上岗”。它们就是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在孵企业——霖汐科技,专为军运会打造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小万”。  作为军运村15000余名服务商里面唯一能提供智能服务的机器人,小万能提供功耗极低的导览服务,自动充电8小时后可保证最大36小时续航。不仅如此,小万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提供天气预报、赛事导览、路线指引、VIP人脸识别等多种交互功能。  据悉,该款智能服务机器人小万,前期已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的政府部门、酒店、银行等多个场景下测试使用。考虑到军运会期间的密集的人员流动对机器人服务的干扰霖汐科技已对小万完成了降噪调试,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目前小万已经能在7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进行精确导览服务。…

    12.18

    2019
友情链接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网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光谷信用网
HomeNewsAnnounceTalentBusinessCulturalIntoContact Us

027-87464705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copyright:2019-2020 wosp1998.com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01712号
鄂ICP备17001712号-1